50年代志愿军去朝鲜去了多少人,移民朝鲜

20世纪50年代初,面对美国的一再挑衅,我国最终派出上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,他们远走他乡,势必要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。

虽然中国同样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,但好在朝鲜战争胜利了,保卫祖国,扬我国威的目的成功达到。

在朝鲜老百姓的眼中,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救世主。即使双方表面实力相差悬殊,但是中国军队仍然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,靠的就是我国军人作战的无畏精神,能吃苦的能力,以及上级指挥官精妙严谨的战略决策。

在那个年代,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团结在一起,他们对于志愿军的钢铁般的意志和吃苦精神是非常崇拜的,朝鲜姑娘爱上中国战士的事情时有发生,王兴复和吴玉实就是其中一对。

为了爱情,王兴复甘愿放弃国籍,吴玉实答应远嫁中国,这对跨国恋情,如今怎么样了?

(一)烽火佳人

在那个战争年代,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家卫国的决心毋庸置疑,对于当地的朝鲜老百姓,贯彻的是和国内老百姓一样的政策“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”,严加遵守各种纪律规定。

雄赳赳,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,来到朝鲜的土地上,更应该要表现出中国军人的气度与风范,没有中国军人会忘记他们的使命是保家卫国,战火纷飞的朝鲜容不得儿女情长。

一直在在朝鲜战场的后勤部队工作的王兴复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,他刚刚20岁出头就来参军,可以说是出身牛犊不怕虎他的内心所想只有上战场快速击退美军。

可惜的是,他不需要奔赴在一线真枪真刀的实战里,而是被分配到了二线的后勤保障部。顾名思义就是组织实施经费,物资,卫生和运输等保障,全面不间断地实施后勤工作,巩固和提升前线军队的战斗力。

王兴复所担任的职责就是在交通线上进行指挥和调配。每天要为前线及时供应弹药和吃穿用的补给,战场上经常有伤亡,那些伤亡的战士也要依靠王兴复他们来运送回国,同时协调和动员当地的朝鲜军民一起支持一线的作战任务。

虽然没有真的上战场,但是一线高强度的作战加大了后勤部队的工作量,经常让王兴复力不从心,有时候迫不得已,人手实在不够,才会找村子里的朝鲜人民寻求帮忙。

有了第一次之后,附近村庄里的朝鲜老百姓都会自发地结伴帮助我国志愿军完成工作。

在他们眼里,志愿军们就是他们国家的救命恩人,甚至会慷慨的拿出家里为数不多的粮食,大包小包的塞给王兴复,家里的驴车或者马车也会用来运输物资,帮助王兴复保障战争的后勤工作。

这样一来二去,认真办事,工作勤快的王兴复和当地的村民逐渐熟络起来,对于朝鲜民众的帮助,他也心存感激,心里暗暗发誓,一定要帮助他们做好战后重建的工作。

要知道,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多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。

由美国组建的联合国军为了取得战争胜利不择手段,对朝鲜平民区都会进行狂轰滥炸,导致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摧残,大量老百姓流离失所,无依无靠。

帮助当地老百姓重建家园,这也是他作为后勤部队的任务之一。

接到命令后,他就出发前往帮助援建的家庭,从破败不堪的房屋可以看出,突如其来的大规模战争对本就贫穷的他们来说,是雪上加霜的。

通过大致的了解,王兴复知道了这户人家一共有四口人,年迈的老母亲和两个士兵儿子,还有一个17岁的小女儿。

战争刚爆发,他的两个儿子就应征入伍,可惜战火无情,不久之后就传来了两个儿子双双殒命的噩耗,这对于整个家庭来说,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。

老人无法释怀,整天以泪洗面,身体状况也一落千丈。从此以后,身单力薄的母亲只能和年仅17岁的女儿相依为命,慢慢地挺过来。

他们家的情况实际上是整个朝鲜的老百姓战后的一个缩影,他知道自己的力量相对来说只能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,他只能竭尽全力帮助其中少数几个家庭。

老人的女儿名叫吴玉实,两个哥哥的相继离去,让她本来青涩懵懂的肩膀上扛下的责任愈发沉重。

17岁的她无依无靠,国家支离破碎,母亲身体不好,她只能学着慢慢坚强。对于这位陌生志愿军的到来,她似乎找到了救命稻草,在之前早有听闻志愿军的品行和名声。

了解到这位老人家的两个儿子都战死沙场,丧子之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了的。王兴复的内心也备受煎熬,如今他能做的只能是尽力照顾母女,他充当起儿子的职责。

把吴玉实当做自己的亲生妹妹,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这个不幸的家庭,有时候还会将分配给自己的伙食拿给母女俩充饥。

当时的王兴复也才20岁出头,所以两人只相差了三岁,即使在语言不通,国家不同的情况下,两人干起事来都会有同龄人的默契。

所谓男女搭配,干活不累,只要有吴玉实母女俩解决不了的困难或者力气活,王兴复总是二话不说一概都做了。比如王兴复在帮助她们家修建房屋时,吴玉实总会提前备好所有的材料,还会给他传递工具,打水做饭等等。

即使全程没有说话,两人也能很好地交流,一举手一投足都能明白对方的意思。随着两人渐渐熟悉起来,在情窦初开的年纪,不免会暗生情愫。

(二)艰难抉择

在与王兴复相处的过程中,吴玉实感受到志愿军的责任感和行动力,将他视为家庭全部的希望。

但是年少懵懂的吴玉实不知道如何表达这种特殊的感觉,她经常会跑到志愿军的驻地看电影,帮助王兴复做一些后勤方面的工作。

1954年9月,随着前线不停传来了胜利的消息,为了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,志愿军先后主动从朝鲜撤出大部队。

王兴复对与这位勤劳善良的朝鲜女孩极为不舍,两人早已日久生情,还结下海誓山盟要结为夫妻。

与他同生共死过的战友也明白两人的相遇相爱不易,所以在王兴复递交申请的时候,许多战友都去找到领导帮着说好话,当时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纪律规定严明,志愿军不允许与驻地朝鲜人结婚,违反命令后果是很严重的。

在了解到两人的爱情故事之后,上级领导们也觉得此事需要灵活变通,政策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朝鲜战争之后如果还要遵循固有的政策,最后棒打鸳鸯,何尝不是一种罪过。

于是在两国高层研究对话之后,提出了一条建设性的意见:就地复员。

也就是按照1950年6月30日颁发的《关于人民解放军复员工作的决定》,王兴复需回到参军地区朝鲜参加生产和工作,后续的所有安排工作由当地政府决定。

领导对他说:“如果你不再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,就可以不用理会这条死规矩了。”王兴复看到了能和爱人在一起的希望满脸欣喜,但也犹豫了。

如果答应复员,他将会主动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朝鲜。在朝鲜战争胜利之后,虽然完成了保家卫国的使命,但不能立马见到自己的亲人,他心存遗憾和愧疚。

吴玉实看在眼里,十分理解眼前这个男人的苦衷,也劝说他:“你一定要想好,这边交通也不方便,以后想回到自己的祖国就难了。”

但是年轻人总是会为了爱情做出疯狂的行为,王兴复说:“我决定娶你为妻就不会轻易反悔,孰轻孰重在我心里自有考量。”

随后在接受到撤退命令的王兴复立即报告上级关于他的情况,并且同意复员,提交当地复原的申请,1959年他正式退出中国国籍,加入朝鲜国籍。

50年代志愿军去朝鲜去了多少人,移民朝鲜

在当时通信技术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,信息传递得也很慢。

这份特殊的申请函从志愿军总政治部,到我国驻朝鲜总领事馆,再到朝鲜外务省,朝鲜人事局,最后到干部局,层层审批,经历千辛万苦才将手续批完。

他们的结婚申请到了1962年才获得了朝鲜行政部门的批准,两人终于喜结良缘。

正是因为困难重重,才显得申请书和这份跨国恋情弥足珍贵,王兴复成为第一个,也是唯一一个正式通过批准,加入朝鲜国籍并且娶到朝鲜姑娘的志愿军战士。

结婚之后的日子虽然苦但也甜,他们早就习惯了清贫拮据的生活,凭借着吃得苦,耐得劳的精神,也算是将两口之家经营得有声有色,期间还生下了可爱的宝宝。

吴玉实的母亲对这个洋女婿赞不绝口,虽然几年之后她离开人世,但是闭眼的时候一定是满足且欣慰的。

(三)晚年归国

血与火铸就的爱情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一段佳话,政府和百姓自然都对他们慷慨相助。随着战后重建的推进和朝鲜的经济发展,王兴复小两口在朝鲜的生活日渐走向幸福,如今时过境迁,这对跨国婚姻状况如何?

通过政府和华侨的帮助,王兴复在朝鲜一直从事的是有关华侨教育的工作,他努力地考上了朝鲜许可的教师资格证,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老师。致力于传播中朝文化,促进两国人民友好交流。在几年的努力下,他还当上了第三华侨小学的校长。

每一个远在异国他乡的人,都会有浓浓的乡愁,王兴复也不例外。即使结束了一天忙碌的行程,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,都会在窗前发呆,眼睛望着故土的方向,心想:故乡的月亮是不是也像这里的一样圆?

吴玉实似乎也看破了他的心事,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关心道:“如今我的母亲走了,我俩在朝鲜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,我完全可以陪同你回到中国,那里才是你的故乡,你为我付出了太多。”

王兴复灵光一闪,热泪盈眶地抱着妻子,妻子的关心让他再次坚定了回国的想法。随着我国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,放弃中国国籍,再想加入会面临着更加繁琐的手续。

在妻子的支持下,王兴复正是向朝鲜政府提出了退出朝鲜国籍的要求,也提出了自己想重新加入中国国籍的想法。

这是他第二次提出修改国籍的申请,过程只会比第一次难,但他和妻子都认为值得。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直强调“落叶归根”,不管身在何处,祖国才是最后的归宿。

70年代末期,王兴复认为时机成熟又再次提出申请,向我国驻朝鲜大使馆递交回国定居的相关材料,最终获得了批准,这位阔别祖国二十多年的战士,终于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归祖国的怀抱。

当时的新闻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他们俩的爱情故事,但是王兴复性格低调不张扬,没有和自己的妻儿经常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,而是继续过着普通人的生活。

就算身处信息爆炸的现代,媒体也不希望打搅到两位老人安度余生,只知道他们一如既往地从事教育行业,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。

妻子吴玉实常说:“和兴复在一起的每一天,都是上天的恩赐,感谢中朝友谊,感谢中国这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家,身为中国人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。”

曾经的援朝英雄,如今已成白发苍苍的老人。面对祖国受难,他保家卫国,等到祖国安定,他教书育人,甘为人梯;对待家庭,他勇于担当,无愧于妻儿老小。

虽然过程经历千辛万苦,但是他完美践行了中国军人该有的精神,也正是因为中国有太多这样的铁骨铮铮,坚定不移的军人,我国才能一次次赢得胜利,渡过难关!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顺亿网 » 50年代志愿军去朝鲜去了多少人,移民朝鲜

赞 (0)